利器2: Vimwiki 之 如何用 vimwiki 记笔记
Table of Contents
#
个人维基 (personal wiki)
阅读过《爱丽丝漫游奇境》的小伙伴应该会觉得熟悉,维基就像那个“兔子洞”, 每个词条都可以是一个通往其他奇境的大门,但它只对有好奇心的人才打开。 (或者说有好奇心的人才会打开它,尼奥要是没有选择红色💊,故事恐怕就没趣得多)。 这是在维基上阅读时常有的感受。(其他网站很多时候则搞的更像是“盘丝洞”。)
每个人都有创作的冲动。 然而事实可能更简单:平时读书学习工作时喜欢东写西划总会留下一些‘笔记’。 对别人来说就是些胡涂乱画,可自己总觉得“珍贵” – “娘不嫌儿丑”说的大概就是这个。 慢慢地,积累的内容越来越多,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,也就显得越来越零碎。 (嗯,为什么不在开始的时候就规划好呢?爸妈通常都是提这种好问题的高手)。 不过这在我看来更像一种“马后炮”式的责问,总有一丢丢“似是而非”的感觉。 学习的过程更像一种探索过程,对大部分人来说,事先恐怕都无法清晰地知道, 书山的路通向何处,学海的舟引你走向哪里。对于不能预先知道细节的内容, 通常会在开始的时候冠以“我的笔记”这么一个目录,然后下设一些粗略的学科名称目录, 直到不再满意这样的安排。毫无疑问,下一步就是要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将它们组织起来。
相对独立的主题自成体系,不同主题之间关联的内容可以连接起来, 不仅在阅读时可以享受这种便捷的自由跳转,最好在设计和编写时也能如此。 对我而言,答案就是 vimwiki.
阅读的时候自由跳转,这个好理解,可编写内容不都一篇一篇的来吗? 编写的时候也“胡崩乱跳”的,听起来可不怎么美妙,怕不是有毛病?不,不要误会, 这其实是指:1)同时在多个窗格(Pane)打开多个文档;2)在窗格之间进行“闪转腾挪”。
如果是编写过比较复杂的模块的小伙伴可能会更深有感触, 这种不同文档之间的“旋转跳跃我开天眼”的要求其实并不过分, 只恨自己的屏幕不够多不够大放不下那段段优雅的代码 (据可靠的谣言称,有些程序猿一天80%的时间是在欣赏自己写的代码中度过)。
最典型的莫过于从函数调用的地方,跳转到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函数定义模块, 如果这两个地方的关系隔着三五个或者更多的模块的时候,(可能也是需要重构的信号) 那么,如果不能同时将这几个‘密接’文档铺在眼前,而是一个看完再看另一个, 朋友,我不知道你的情况如何,反正我是很容易迷失在这茂密的代码丛林里,晕头转向。
总而言之, 核心的问题在于如何组织这些文档,使得自己在构建个人‘知识库’的过程更丝滑畅快。
维基的特点就是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他”,比如说, 在组织和构建关于“线性回归”内容,我希望有一个“入口”文档,称之为主题目录, 这个文档只对要写的章节内容进行罗列和简介,更像一种“顶级菜单” (top level manu) , 这个菜单包含些什么菜呢?简介大概是这样的:
- 简单线性回归
- 斜率和截距
- 最小二乘法
- 参数评估有多准
- 置信度区间
- 假设检验
- P值: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
- 多元线性回归
- 自变量和因变量到底有没有关系
- 因变量和哪些自变量有什么关系
- 模型拟合
- 残差(RSE)
- $R^2$ 统计量
- Adjusted $R^2$
- 贝叶斯线性回归
- 是先验还是偏见?
- 我认为 $\Theta$ 不只一个
- 贝叶斯定律
- 后验概率估计
- MCMC
- 吉布斯采样
- 是先验还是偏见?
- 广义线性回归
- 指数族分布:不只有正态分布
- 最大熵:我来教你挑选分布
- 链接函数:线性空间到非线性空间的映射
- 汉密尔顿蒙特卡洛
这就是关于“线性回归”内容的主题目录, 列出来的每个点都可以设置为链接点(但不是必须这么做), 从这个主题目录,可以去到任何的单个文档,在每个文档里, 都可以设置指向其他文档的链接,或者指向网络资源的链接(事事亲为并非必要)。
多年以来我已经或多或少地做了一些章节内容的笔记,缺的正是这样的一个主题目录。
至于编辑内容的时候要不要在一块屏幕上“同时”并列展开多个文档,并“跳来跳去”, 可以说这只是一些人的特殊癖好,并不是非如此不可。 比如,24寸屏幕上如果只打开一个文档,我觉得是对空间的极大浪费; 但要知道,如果在13寸的屏幕上,有时我也进入 goyo 模式 。
如果你点开前文 vimwiki 的链接,那你应该知道它是 Vim 的一个插件。
如果你尚不清楚 Vim 是干什么的,或者仅仅听说 Vim 的学习曲线是“出了名的吓人”, 这是不对的,至少你可以看到:
![]() |
---|
some text editors’ learning curve |
Emacs 才是无可争议的 NO.1 😂
如果不幸的是至今您仍旧只在不幸的操作系统过活,👉 是的,我指的就是巨硬系统。 不妨去下载 Gvim来尝试别样的编辑的滋味,
或者您是刚刚开启 Linux 幸福之路的人,或者想试一试 Vim ,
很简单,直接上手类型的,在 Terminal 中输入 vimtutor
,退出输入 :q
最好的 vim 学习材料会在输入 :help
之后出现(但不一定是最好的入门材料)。
或许你会想看看一些入门的材料,比如 vimcast 视频,
比如,年代略微久远的 A Byte of Vim,
内容及其详尽的 Vim Tutorial and Reference
Last update: 2024-07-04 Th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