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st update: 2022-08-06 23:33:32
#
vimwiki 插件简介、安装和一些设置
在 vimwiki 里,所有的入口集中在指定的项目根目录下的 index.md 文档里。也就是要构 建的整个笔记系统(随便管它叫什么),index.md 可以成为它的整体框架以及各个主题的 索引。从这里可以去到各个主题,从各个主题的索引去到对应的内容,也可以从一个内容 去到另一个内容,内容可以是本地文档内/文档间,这完全取决于如何构建内容之间的连接。
vimwiki 提供了必要的基础。但通常我们要写的文档并不是纯文本 (plain text) 而是带有 修饰语法的文本,比如 markdown, Tex/Latex 格式的文档。这两者的区别在于,前者是“ 所见即所得”,意思就是你写出来的内容和最后呈现的内容一模一样;后者则更像是写代码, 最后呈现出来的和所写的内容一致(但大部分时候不会一模一样),有人称之为 “所想即所得”,听起来有点玄乎。直接用 plain text 格式不就完了,折腾这些干嘛?遗憾 的是,只要你想要写一些复杂一点的数学公式(求导的链式法则),那么,没有专门的编辑 器的话,最快能够得到规范的数学公式的方法就是 – 手写。教科书内那些数学公式的呈现 效果基本都来自排版系统工具(Tex/Latex等)的支持。
如果工作的内容涉及到较多的高等数学,并想自己编写的日志博客得到类似教科书式的数学 公式呈现,markdown 文档是相当友好的文本格式,而从 markdown 到最终效果的呈现之间, 需要我们作一些额外配置。
现在我只需要用 mardown 格式编写内容,在本地链接的文字上敲击回车键(命令模式下),
就可以打开这个本地链接的内容文档,然后编辑内容或者发呆或者别的什么,敲击 Delete
键(命令模式下)回到之前跳转来的地方;当然也可以设置和使用其他组合键来去到其他地
方。在每个地方,都可以用浏览器展示当前文档的内容的最终呈现效果,比如使用默认的
<leader>+w+h+h
快捷键就能在你的默认浏览器展示当前文档的内容,数学公式正是课本
上的那种它该有的样子,也可以像浏览百科网页时那样,自由跳转,来去自如。
闲话少叙,直接上手。
##
安装 vimwiki 插件
(使用管理插件的 Vim-Plug 插件来安装和管理)
将下面的语句加入你自己的 vim 配置文件中,
Plug 'vimwiki/vimwiki'
然后运行命令 :PlugInstall